高利貸合法嗎?怎么判刑?
發布時間:
2022-12-23

高利貸其實是一個金融名詞,是通過提供貸款的方式,來向貸款人索取特別高額的利息。現如今高利貸已經發展成為團伙模式,很多高利貸組織還存在涉黑行為。在法律上,國家是怎么看待高利貸行為的呢?

高利貸行為并不合法

根據《民法典》相關規定,我國法律禁止高利放貸,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規定。那么雙方約定的利率達到多少算是高利貸呢?

《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取締地下錢莊及打擊高利貸行為的通知》中規定:民間個人借貸利率由借貸雙方協商確定,但雙方協商的利率不得超過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金融機構同期、同檔次貸款利率的4倍。超過上述標準的,應界定為高利借貸行為。

此外,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相關規定,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%,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則是無效的。借款人可以起訴要求出借人返還已支付的超過年利率36%部分的利息。

高利貸引發的違法犯罪行為

1非法經營罪

最高法、最高檢等部門公布的相關意見中規定,違反國家規定,未經監管部門批準,或者超越經營范圍,以營利為目的,經常性地向社會不特定對象發放貸款,擾亂金融市場秩序,情節嚴重的,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。

這里說的“經常性地向社會不特定對象發放貸款”,是指2年內向不特定多人(包括單位和個人)以借款或其他名義出借資金10次以上。而放貸人承擔的刑事責任,可根據情節嚴重程度處以5年以下或5年以上、15年以下的有期徒刑。

2涉黑行為

高利貸組織往往會與黑惡勢力有所勾連,出現暴力催收債務等違法甚至犯罪行為。比較出名的就是前幾年的“于歡案”。

這些人在催收債務時往往會采取暴力手段,出現非法拘禁、聚眾斗毆、故意傷害、敲詐勒索等行為,或是常年對借款人進行跟蹤或騷擾。有些涉黑高利貸組織還會非法持有槍支,這對社會穩定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。

高利貸合法嗎?怎么判刑?

常見的高利貸陷阱

現實中比較常見的“校園貸”、“美麗貸”等貸款方式都存在高利貸現象。雖然叫法不同,但本質上都是一樣的,那就是為借款人設定高額利息。下面為大家介紹幾種常見的高利貸陷阱,大家在貸款前如遇到類似情形,可就要提高警惕了。

1大耳窿。利息非常高,以利疊利來計算,借三五百元,幾個月后可能要還上萬元。

2驢打滾。有固定的借款期限,如果超出借款期限,那利息將會翻倍并記入下期本金。

3羊羔息。這種借款方式是借一還二,也就是說,你借多少錢,第二年就要還雙倍。

4坐地抽。借款時會從借款額里扣除一部分,比如借款一萬元,實際只得到九千元,但利息卻按一萬元的本金支付。

高利貸為何屢禁不止

雖然國家一再禁止高利貸,但在社會中,我們還是能經常聽到身邊有人被高利貸套住的事件發生。

實際上,高利貸如此猖狂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,這些人變得越來越“專業”了,有些放貸人對領域內法律法規的了解程度堪比專業律師。他們會把高利貸做成合法的形式,即便通過法律途徑,借款人也很難維權。

舉個例子,你想借款一萬,但對方會要求你在欠條或合同中寫兩萬。然后給你打款兩萬,要求你取出一萬現金返還給他們。那么此時即便起訴到法院,在證據并不充足的情況下,法官也不能判定你只借了一萬,反而會根據你的合同、轉賬記錄等認定你借款為兩萬。這樣一來,對方即便不通過暴力催收或者設置過高利息等手段,一樣可以黑你的錢。

另外,有需求就會有市場。即便高利貸存在各種安全隱患,但由于資格審查寬松、放款快,依然會有人選擇這種借貸方式。這些人有的是因為正規渠道無法貸到款,有的是經濟能力較差又急需用錢,有的是法律意識淡薄,缺乏對高利貸危害的了解。總之,這些人會推動高利貸現象的不斷滋生。

最后,還是提醒大家如果需要貸款,還是通過正規渠道。特別是學生群體,在遇到經濟壓力時,不要不好意思向家人尋求幫助。一旦掉入高利貸的圈套又無法償還,很有可能會對自己人生造成不可逆的傷害。